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及其它生物的生存。
全国区域经济专家茅笛教授作为一名学者,有着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对自然敬畏的情怀,他觉得环境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于2008年开始实地考察、收集资料。
终于,不畏严寒酷暑、不畏艰难险阻,耗时八年时间,行程两万多公里,宣传生态文明,出版了15万字的《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一书。
形成了集社会、经济、人文、伦理、文学艺术、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多学科交叉的生态文明体系,得到业内人士的推崇和赞誉。其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维护生态平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方净土
80年代初,他在陕西师范大学读大学期间,一位外国学者和他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说:“国家正在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同时,千万要注意,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取得暂时的经济效益,如果环境破坏了,今后要再治理就很难。”这句话让他铭记于心。
八年来,茅笛利用业余时间、只身一人自费去过陕西省内的榆林、延安、韩城等地实地考察,收集资料;随后,又到新疆、甘肃、宁夏、重庆等十二个省市,一边讲学宣教,一边考察比对,行程两万多公里,写下了10本40多万字的考察笔记。每到一处,他都到现场拍照,找当地群众了解当地情况,一一记录。
当地质朴的老农说:“虽然现在已解决温饱问题,但对土壤退化和可持续发展很是担忧。”
在新疆产棉区,他看到当地的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的塑料地膜遗留在荒野形成的“白色污染”,
在江南水乡,他看到昔日清澈的河流小溪遭到很大的污染,
在陕北,他看到当地居民大量挖煤、采矿,破坏耕地等各种现象,很是痛心,更坚定了他建立生态文明体系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信心和决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方净土。
》》》“生态文明建设”入党章鼓舞信心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茅笛的研究方向得到了国家高度关注,这给了他鼓舞和欣慰。
他希望15万字的《文明的觉醒——迈向生态文明时代》一书,让社会大众了解生态保护的现状,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共同为社会、为人类多做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他未来的心愿就是要建立一个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使生态文明发展和规划在建立科学体系的基础上,让人们迈向生态文明的路线图更加清晰,人能与自然和谐共融。他希望此书出版后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生态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希望学校能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全面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希望党校机关增加“生态文明”相关课程,让政府相关部门能在经济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意识。
▲全国区域经济专家茅笛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农村土壤退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产出的粮食和蔬菜品质严重下降,虽然有产量,但没质量,很多食品已没有了它们自身的味道,更让他痛心疾首的是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水污染、社会上人文污染、思想观念、假冒伪劣、毒奶粉、毒疫苗等都是人为的,人们的意识出现了问题,生态环境污染已形成一个互伤链,需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来净化市场,文化自觉,也是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的责任和担当。现在的人为了追求很小的利益,会鼠目寸光地去危害环境,但殊不知,这些蝇头小利,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长期不能祛除。生态律法,刻不容缓。”茅笛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让“绿色”嵌入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
一路走来,调研的过程虽然辛苦,但茅笛对八年的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为让社会大众了解到环境破坏的现状,他细心考察了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他呼吁人们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来净化市场。
“人们再也不敢这么肆无忌惮的破坏环境了,现在人们已经迷失了,该到了敲警钟的时候。环保、绿色、生态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茅笛深有感触地说。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是一条繁荣开放之路,一条文明创新之路,同时也必将是一条绿色可持续之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实现“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发展,必须要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统筹,用绿色制度和标准来保障其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之中,让“绿色”成为“一带一路”最亮眼的保护伞,让“绿色”深深嵌入这条跨越千年的丝绸之路,开创一个全新美好、前程似锦的未来。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
作者: 张英杰
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