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顾问茅笛教授赴北京总部进行工作汇报。茅笛教授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作了以下汇报:
首先,我国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资金缺乏
对于占中国企业数99%以上,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50%以上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仍是阻碍其向国际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低。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信用等级差,易受经济周期、金融环境以及行业变化的影响,这使得大多数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为了降低风险,这些国有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更愿意贷款给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企业。
(二)技术水平低
许多中小企业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成本低、资金少,对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少,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因为生产的是廉价产品,中小企业仅在国际市场上低端行业里具有价格优势,但是如果仅走低端和廉价的国际路线,那么中小企业迟早会面临生存危机。
(三)缺乏国际型人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业务熟练、精通英语的高素质人才。中小企业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因为发展不稳定,不能给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能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再加上对人才的培养不重视,导致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人才。人才竞争是一切竞争的基础,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要靠技术,更要靠优秀的人才。没有国际化高素质的人才,最终企业只会丧失竞争力。
(四)缺乏长远战略
一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看到别人投资赚钱就盲目跟风,没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缺乏品牌意识,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产品质量的把关不严,也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印象总是劣质和低端。
(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中小企业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在出口渠道、信用保险、信息咨询、海外市场调研等方面,得到政府扶植较少。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服务机构,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规划,更好地进行国际化经营。
其次,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茅笛教授也提出了增强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应大力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探索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鼓励商业银行贷款给中小企业,从降低风险角度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产品。
(二)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中小企业不应仅把营业额放在第一位,而应树立创新意识,可以采用与国际先进企业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管理和技术方面要尽快适应新变化。
(三)注重培养国际型人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们除了高科技人才外,更需要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型人才。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注重员工的继续教育。在国际市场上,很多大型企业为了培养人才,纷纷设立自己专门的培训机构。中小企业也应该借鉴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鼓励员工学习与创新。
(四)扬长避短。中小企业应该找到本企业的特色,细分市场。中小企业从规模、资金和技术力量等方面与大公司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正面交锋不具备优势。中小企业应该避开大公司竞争激烈的热门领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经济领域。
(五)树立品牌意识。中国的中小企业不能总是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徘徊,而应增强自主品牌建设。在品牌策划上,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时可以采用本土化策略,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策划出适合本企业的最佳战略品牌。结合国际市场营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形象,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取胜。
(六)政府应加大宏观引导力度。针对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在宏观上对中小企业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管理。从整体上规划协调,引导中小企业合理选择合适的国际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