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以时代精神为指引,乡规民约、家风家训正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
家风家训延续文化记忆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建村680余年,党、贾两姓族人世居于此,现有320户人家,1400余人。党家村现存120多座四合院和保存完整的城堡、文笔塔、哨楼、牌坊等建筑,是国内保存良好的明清建筑村寨之一。与一般的传统村寨不同,走进党家村,刻在青砖、门楣上的家训随处可见,“忠恕居”“诗礼第”“谦受益”等题字与古建筑浑然一体,教化子孙、记录历史,成为该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党家村家训形成于明清时代,目前保留较为完整的有“读圣贤书,立修齐志;存忠孝心,行仁义事”“居家有道惟能忍;处世无奇但率真”等26则,从修身、处世、兴教、耕读、诚信、清廉、治家、报国等方面设立规矩,以警示子孙,教育后人。
党家村家风家训研究学者党鉴泉所在家庭于2016年获评“全国最美家庭”。作为党氏后人,在党鉴泉看来,这与他们世居于党家村,并受家风家训熏陶密不可分。“我一辈子没浪费过粮食,这是最值得我骄傲的事。”今年73岁的党鉴泉恪守“勤为本,俭为贵;诚为本,和为贵”的家训,也时常用勤俭持家的理念教育子孙。如今,党鉴泉还走进韩城市的乡村、学校,成为一名家风家训讲解员,将党家村的文化记忆和优良传统传递给下一代人。
乡约精神创造性转化
家风家训、乡规民约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也是地方的历史文化名片。在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教授王卫华看来,乡约在传统社会中可以起到稳定秩序的教化作用,而在当今社会,也可以通过重新建构富有时代气息的家风家训,使传统村落焕发生机与活力。
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田吕氏四兄弟在北宋时期创制的《吕氏乡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成文乡约。蓝田四吕研究会会长张效东介绍,《吕氏乡约》共2000余字,分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4个部分,阐发了儒家以德性伦理、正义原则、礼教秩序、和睦乡邻、内省修养为核心的价值观,以此感化乡里,移风易俗。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与蓝田县委宣传部成立了蓝田乡规民约研究课题组。据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刘学智介绍,该课题组曾前往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并以《吕氏乡约》为蓝本,制定了《蓝田新乡约》。新乡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对铺张浪费、不孝父母、不和友邻、不守信用、重利轻义、乡情冷漠、人情淡薄等不良风气进行了规范,将自治精神融入当地乡村治理中。同时,当地还将编印的《蓝田县新乡约普及读本》发放到学校、机关、村组,让乡约文化在普及推广中重新焕发活力。
对此,中国文联出版社编辑、民俗学博士王素珍认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是以乡贤为代表的乡村公民。“传承和发展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为代表的礼俗传统,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最直接、最原生的力量。”王素珍说。
守望传统,与时俱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愈发加快,在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乡规民约如何振兴传统乡村社会,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陕西省文明办、陕西省文联、陕西省妇联共同在陕西韩城举行了中国乡规民约、家风家训研讨及考察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乡规民约、家风家训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主题建言献策。
陕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谦结合陕西家风家训建设经验表示,弘扬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应融合时代精神,以此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当前人们对家风家训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可视化的表层文字上,其实,家族、社区乃至村落规范的形成根源不局限于此。”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协副主席苑利表示,民间故事、小戏等传统艺术对百姓的教化意义同样不容忽视,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对传统家风家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其活化,使之成为乡村建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