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白县终南文化研究院官网!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行稳致远--看见文化的力量_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行稳致远--看见文化的力_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行稳致远--看见文化的力量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9-12-17 点击次数:559

   连续6年减贫人数1000万以上、全国52.4%的贫困县脱贫摘帽、全国累计10万个贫困村脱贫退出……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等部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再一次将大众的目光聚焦于正在火热进行中的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前推进。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传统工艺振兴为重点,大力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非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利用一双巧手和一项技艺脱贫致富。

以传统工艺项目为抓手,促进就业增收

   传统工艺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千家万户,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国务院公布的4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传统工艺类项目占总数的30%,它们凝结着历史的厚重与智慧,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藏传佛教、神话故事、史诗、藏族历史人物及传统知识为内容,以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为表现形式的热贡艺术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热贡艺术诞生于青海省同仁县,是当地众多农户代代相传的一门手艺。近年来,通过把传习所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热贡艺术在同仁全县遍地开花。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同仁县共有热贡文化企业133家,从业人员2.1万余人,全年经营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20.04%,人均增收3.6万元,昔日祖传的传统工艺已成为同仁县百姓增收致富的法宝。

   通过传统工艺实现文化事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双赢,同仁县不是个例。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有14个门类383个项目入选,其中,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项目占比65%。2018年至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共计补助上述项目振兴经费1.2亿元,用于支持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展示推广等各项工作,传统工艺带动各地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

强基础、阔眼界、增学养,以研培赋能非遗传承人

   自2015年起,文化和旅游部依托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等项目,对贫困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能力提升工作。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地均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传统工艺项目作为研培计划实施重点,优先组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传承人群参与培训。

   为进一步赋能贫困地区,去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加强对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与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支持县(市)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非遗+扶贫”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大量覆盖来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传承人群。

   西藏尼木县雪拉藏鼓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传承人噶伦正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9月,他在前往河北丰宁县参加全国非遗基层保护工作队伍“非遗+扶贫”专题培训班的飞机上,还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作为传承人,受到国家的关心比卖鼓赚到钱更让我有幸福感。”噶伦说,“我通过雪拉藏鼓改善了生活,也要进一步担当起传承责任,帮助更多人。”如今,噶伦的尼木县雪拉传统藏鼓手工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正带领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用非遗脱贫致富。

   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在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开展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培训和巡讲活动,并补助经费250万元。截至今年6月,青海、西藏、新疆、四川、贵州、云南、河北、内蒙古等地共开展培训和巡讲活动210多次,总计培训超过1500人次,提高了从业者技艺技能,扩大了传承人群数量,同时培养了一批带头人,培育起一批当地企业,形成了各地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

强化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搭建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和服务平台

   根据《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原文化部鼓励和支持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聚集地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经过两年的沉淀,目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企业、高校和机构已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贵州雷山、青海果洛等地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培养队伍、设计产品、引入订单、销售产品等举措,帮助当地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是中国刺绣大家庭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品种,在传统刺绣中独树一帜。2016年3月,原文化部在哈密设立了全国首家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设计企业、高校与地方工作站三方合作的方式,推动传统刺绣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市场开发。

   工作站驻站设计师卡德尔·热合曼通过该平台掌握了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一系列融合哈密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作品。截至目前,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创立“密作”品牌,梳理了哈密刺绣相关纹样3000余种,研发耳机、靠枕等800余种新产品,培训绣娘5420名,带动1200余名绣娘月均增收1000元。卡德尔表示,传统刺绣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有效保护和传承,也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湖南,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让妈妈回家”计划,让拥有苗绣技艺的外出打工妈妈返乡从事祖辈相传的手工技艺,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其中,石栏镇苗绣基地指导子腊、排吾等村20多家苗绣服饰个体户发展生产,带动16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已创造相关就业岗位近3000个,直接带动相关人员年增收5000元以上。

加大投入,扎实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

   甘肃临夏砖雕县级传承人张海林从事砖雕行业25年了。多年以来,张海林在家庭作坊制作砖雕,总要操心原料、水电等成本问题,担心销路没有保障。2017年,张海林来到依托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建成的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与以往不同,他现在在工坊只需要根据订单生产,月收入就能达到六七千元。

   张海林的故事正发生在越来越多人身上。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确定了新疆墨玉、甘肃临夏、西藏尼木、云南怒江、贵州雷山、广西龙州、湖南花垣、河北丰宁、四川凉山、青海同仁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截至今年6月底,10个地区共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56家,部分带动效果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项目已纳入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得到了相应的资金支持。各地还逐步形成了“政府+电商平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贫困群众”的帮扶模式,依托82个就业带动强、市场前景好的非遗项目共推出142个特色品牌。各工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人数达到5855人,实现上半年总收入5194万元,人均月收入1478元。

多方共建展示销售平台,推动非遗走向市场

   产品能否进入市场是检验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果的最后一环,也是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能否落地的关键环节。随着非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各地通过在景区、历史街区设立展示展销窗口,在各类博览会、集市、节庆活动中增加产品展销环节,结合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展工坊产品线上展示、销售等形式加强产品展示展销,高校、研究机构、设计企业、电商、新媒体等社会力量,对传统工艺产品生产、销售、推广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逐渐显现。

   贵州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所在地赤水市,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有楠竹、慈竹、斑竹等200多种竹子。当地过去都是直接将竹子拿去卖,平均每吨450元左右。如今,当地贫困户将竹子精细加工成竹编画、竹篮等工艺品,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增加了公众对赤水竹编的认知和认可。

   互联网和电商的助力只是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扶贫的一个侧面。据了解,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一批纺织类非遗项目的扶贫带头人评选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首创集团下属的首创乾元传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设立非遗主题园区,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产品提供研发、交流、展示、销售空间……多主体的广泛参与扩大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影响力,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也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形成多赢、共赢的工作格局。

   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等大型文化展会设立传统工艺专区,搭建展示交易平台。各地也通过开展东西协作,不断拓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成果展示传播渠道,有效提升非遗项目和相关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所存在的生产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欠缺,推广渠道单一等难点重点问题也不容忽视。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覆盖范围,持续开展针对性传统工艺技能培训,持续引入研发、销售、投资等各方资源,推动非遗项目与旅游等相关资源的整合力度,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助力非遗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