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丰富的数字内容获得独特的文化感知,同时,科技与文化艺术如何融合,科技给文化、艺术和大众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等,也成为大众探讨和关注的热门话题。
“博物馆里的一些文物是人类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智慧结晶,过去因为技术和观念的问题,没能让丰富的文化宝库惠及百姓。”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腾云峰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指出,数字时代需要树立共享理念,要利用数字技术把保护成果、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要让文物尽快数字化,建立起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平台、传播平台。但这些仅靠文博领域的人是做不到的,需要跨领域合作。
过去3年,故宫博物院和腾讯共同进行了一系列合作与探索,让传统文化以数字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故宫QQ表情、《奇迹暖暖》的故宫传统服饰主题、以故宫南迁历史为素材的原创漫画《故宫回声》、“玩转故宫”地图导览小程序、天天P图——“故宫国宝唇彩”换装和《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等10多个项目,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了“国潮”。
据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介绍,今年9月,双方又达成一项新合作,将聚焦科技应用与学术创新,通过“数字化+云化+AI化”,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并推动数字化采集行业标准的建立,形成一套面向未来的数字解决方案。“科技、艺术和文化,都是推动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也是腾讯提出新文创战略、持续推进与故宫和敦煌等文化机构合作的初心。未来,还将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更深入结合,让人类在数字世界诗意栖居。”程武表示。
除了助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科技还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提供了更多样的表达方式。“科学和艺术有很多共性,比如用心创造、追求极致。从古至今,艺术和科学从来没有分开过,科学是理性的艺术,艺术是感性的科学,它们都是对真理的探求。”腾讯多媒体实验室总经理刘杉说。
但就目前而言,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发展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我参观过的一些科技艺术展,往往只有科技而没有艺术,缺乏艺术的思想波动。很多有趣的作品对观众的吸引力来自科技而不是艺术方面。”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徐冰对当前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存在一些忧虑,他认为,如果艺术作品里只有科技,不能展示艺术家强有力的艺术概念,那这个作品会很快被时代淘汰,因为科技总在快速迭代更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也认为,科技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复制和虚幻,“观众有时看到的只是技术虚拟出来的美丽外壳,并不能感受到真实鲜活的生命力”。
日本建筑师青山周平的关注点在“科技对人生活空间的改善作用”。他在峰会的交流环节详细介绍了如何把北京胡同大杂院改造为小型民宿的同时保留城市独特记忆的经验。他认为,虽然工业品可以复制、替换,但如果被注入艺术和创意,它们将变得独特、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