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白县终南文化研究院官网!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特色小镇下半场,有破有立_特色小镇下半场,有破有立_
特色小镇下半场,有破有立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9-04-03 点击次数:374

   对于已经开启的特色小镇下半场,各方还需进一步加强协同性,化问题为机会,推动特色小镇的二次破局。通过一个平台企业或多家企业和机构的联盟,从整体上推进特色小镇的良性发展,将成为很多项目的理性选择。

   经过近5年的发展,围绕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运营开始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有的特色小镇的建设依然处在犹豫和徘徊阶段,将主管部门更加理性的政策导向较多地解读为政策收紧,加剧了对市场的谨慎认知;另一方面,有的企业从一开始就较多地基于市场研判和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前景,勇敢切入这一市场,所涉及项目基本已完成硬件的投资开发建设。

   在对第二种情况中的项目进行调研后,我们发现,这类特色小镇项目也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化,有的小镇通过运营前置、策划前置以及产城互动等较好的运营策略,不但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财务平衡,并开始进入相对良性的迭代周期,未来可期。

   然而,也有一批小镇陷入了困境,其原因除了项目团队的运营经验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房地产调控收紧下,之前建构的基于地产模式的价值闭环面临断裂,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甚至有烂尾的风险。对这些问题小镇的出现,各方需要给予主动关注,以避免因为这些项目引发企业的资金链危机,甚至波及金融机构,引发更大冲击,如地区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为此,无论是地方政府、国家主管部门还是运营企业和投资机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小镇进行新一轮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供给,不仅要从资金链安全上进行考虑,还要加强对小镇运营的重视。尤其是后者,离开真正的运营能力,特色小镇都无法实现很好的发展。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我们注意到,一些有成熟范例、又有运营能力的特色小镇运营商,也开始接盘一些存量项目。对这些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市场拓展策略。比如,国内领先的文旅产业小镇运营商伟光汇通,就基于自己多年的运营经验和成熟范例的积累,加大了文旅产业小镇在全国的布局。是所谓,得运营者得天下。

   另一类小镇则是在艰难摸索后,开始在文旅融合、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产镇融合等新的战略和政策导向背景下,寻求更加多元的转型道路。在继续推进旅游化价值变现的同时,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以创新创业和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实现文旅产业的发展,双轮驱动,致力于小镇新一轮的转型发展。

   比如贵州遵义海龙屯的土司小镇,该小镇2016年11月正式动工,占地总面积达33万平方米,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商旅文化项目。项目包括游客中心、土司博物馆、媒体延展中心和室内剧场等,还有5座景观桥、4座车形桥、1座污水处理厂和4522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容纳2000台小汽车和60台大巴车。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以及基于此文化遗产建立的海龙屯景区的核心配套设施,土司小镇前期的招商运营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在后续运营中,受制于地产化财务平衡操作的缺失、持续性客流不足、景区发展季节性明显以及持续性的创意营销乏力等原因,小镇逐步走向萧条,甚至出现了较多资产空置的情况,不但造成了资产浪费,还将有可能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的口碑。

   在此背景下,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土司小镇的运营方传奇文化和方塘智库联合发起了海龙屯文旅创客大赛,并积极推动海龙屯文旅创客空间的建设运营,开放平台和文化IP,以吸引国内外创客围绕海龙屯这一世界级的文化符号,进行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推动在土司小镇的文旅产业集聚,进而围绕海龙屯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构建一个丰富的文旅产业体系。

   产业链化的文旅小镇运营逻辑,或将为土司小镇的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可能。这一发展模式,将与市场上较多的商业街化和景区化的文旅小镇有很明显的区别。

   随着中国文旅产业的发展,包括已经成熟的商业街化和景区化的文旅小镇在内,中国的文旅小镇都将走向商业化变现和文旅产业化变现融合发展的道路。只不过,因为每个小镇的资源禀赋和起点不同,推进的节奏和模式有所不同。但最终,每个文旅小镇都将建立自己的文旅产业创新创业体系,构建起围绕这些小镇IP的文旅产业生态,这将是每个文旅小镇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