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我在多地调研中发现,许多基层干部和生态文明规划认识不够到位,多停留在单一的绿化和环保层面,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安排,缺失科学规划情况下许多项目事倍功半。与此同时专门的研究规划机构缺乏,全国的大专院校竟没有一个生态文明专业,也没有生态文明这一课程的设置。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学科建设和在各级党校、大学、中学、小学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并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此次十九大又再次对建设生态文明这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十九大报告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文明项目的实施和启动,然而我们在多地的调研中发现,许多地区生态文明认识不够到位,多停留在单一的绿化和环保层面,没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定个完整的体系来安排,并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在缺失了监测、诊断、评估、规划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工程项目,整体效果未能有效现显出来。与此同时专门的研究机构缺乏,同时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一、建设生态文明应加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全民提高
生态文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由社会人文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生态系统构成,包涵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影响自然生态变化的主因是社会系统的人文因素,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促使生态平衡、生态循环、绿色发展的核心。
生态文明应兼顾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相协调,平衡人类社会所需和自然生态的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不仅应该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该适应自然生态的需要。社会的需求不应超过自然生态的供应能力和再生能力,社会的排放不应超过自然生态的吸收能力和循环同化能力。
对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是当前需要着重加强的,我走过很多地区,感受到我们基层干部对于生态文明保护仅仅停留在绿化、环保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更多的是要强调“文明”,文明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是我们的各种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今后在发展中要强调更多的是人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我们现在在开发中更多是向大自然的索取,而忽视了对自然的责任,导致生态恶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要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今日世界的生态伦理需要人们共同维护和遵守,需要生态意识提高的文化自觉。当前,加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工作需要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二、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在党校和大学、中学开设“生态文明”课程,提倡生态环境责任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处于生物链顶端的人才是唯一能够威胁甚至毁灭自己生存环境的生物,也是唯一能支配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忘记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责任,割断了社会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需要平衡的关系。
今日世界的生态伦理需要人们共同维护和遵守,需要生态意识提高的人们文化自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全民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建议建立生态文明学术研究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同步开展,互为指导、补充;加强生态文明学科建设,积极实施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和自觉性,编写生态文明丛书,在中学、大学开设“生态文明”课程。
茅笛:字永生,生态经济学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金融文化研训院专家组研究员,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顾问。从事区域经济规划及研究,长期关注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作品有《文明的觉醒一一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等。
提案建议人:茅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