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白县终南文化研究院官网!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镇化在融通城乡中的作用_生态文明_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镇化在融通城乡中的作用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8-12-22 点击次数:467

  城镇上连中心城市,下接乡村,对承接产业资本转移、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有重要作用。城镇化是“以城带镇”、“以镇带村”,其生产方式极大地影响着乡村的生态环境。传统城镇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条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发展之路。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走生态化的城镇化之路。

城乡的不同“生态位”凸显城镇的作用

  现代城市、城镇、乡村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城镇、乡村有所不同。在“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合生态系统中,城市、城镇、乡村的“生态位”各不相同,有着其不同的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但共同特点是“宜居”,必须建设生态环境良好、安全指数高、生活便利舒适、社会文明程度高、经济富裕、美誉度高的城市、城镇和乡村。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要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化、城镇化格局,建设秀美乡村,通过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融通城乡。

  城市是以服务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功能是由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功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发展的决定性条件,行政区划是城市功能重要前提。城市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创新、协调、集散、生产,城市规模的不同产生了的城市功能的差异。中心城市是综合经济实力强、科技创新领先、交通通信发达、辐射范围广、对外交往便捷、绿色发展能力强城市,具有综合、主导功能,引领全国或区域的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2010年2月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北京市(国家政治、文化、国家交往和经济决策管理中心)、天津市(北方经济、国际航运、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广州市(国际航运、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重庆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国际航运中心)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2016年5月公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市(西部重要的经济、科技、文创和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当前,我国区域中心城市有沈阳市、南京市、武汉市、深圳市、成都市、西安市。除中心城市外,在区域中经济较为发达和人口较为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是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龙头。

  城镇是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和工业产业园区,两种类型的城镇功能不同。城镇居民点主要以居住为主,城镇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服务、协调等,作为城乡交流的平台,城镇可以发挥城乡资源双向流动中的枢纽作用,用信息文明的成果改造传统的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推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融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产业园区是一种新型的城镇,是工业文明快速推进的产物,它汇集各种生产要素,优化功能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高工业集约强度,包括各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其功能主要是管理、服务、集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城镇,工业园区是现代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是支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一方面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工业品,另一方面为农业提供市场导向,要引导工业产业园走生态工业之路,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当前,按照行政区划划分中国共有41636个乡镇,加上众多的工业园区,构成了新型城镇化的载体。

  乡村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口较分散的地区。乡村的主要功能是生产和服务,一方面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地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休闲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农业人口的聚居区域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结合体。乡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乡村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我国经济社会真正步入持续发展的轨道。乡村文明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传承载体,它蕴藏着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的方法,乡村生活模式符合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方式。乡村的发展必须沿着“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道路前行。

走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当前,对城镇化的理解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城镇化=进城”的错误导向不仅造成环境与生态的难以估量的损失,而且使转嫁城市危机的乡土社会出现没落,农业开始衰退,农民陷入贫困。现在各地城镇化有一大倾向,盲目扩大城镇数量和提升所谓的城镇档次。一些地方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放在光亮的表面,普遍忽视生态要素。从长远来看,城市化的弊病可能会在中国广大城镇、乡村复制,这对中国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都将是灾难性的。

  伴随工业化的城镇化在中国已走进死胡同,必须赋予城镇化以新内涵。生态文明发展模式下的城镇化是要对工业文明下的城镇化进行脱胎换骨的革命,使它以生态价值为导向,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为手段,把工业化人为中断的生态循环链条重新链接起来,在中国的广大城镇形成一条超越传统模式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只有实行规划先行、建设城镇基础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凸显城镇特色、重视城镇管理、强调公众参与,才能使城镇的发展符合自身的“生态位”。

  发达国家的城市(镇)化有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各自国家的特点,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工业文明理念发展的产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转向后工业文明,其环境状况、经济基础、政治条件、文化背景、社会氛围,都是我们无法相比的。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转型升级,首先要抛弃的是工业文明的思维,把以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为中心的道路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持续发展的权利。其次是发达国家没有碰到的资源、环境、人口、土地、粮食问题在当代中国尤为突出,这就要突破工业持续发展和农业有限发展的瓶颈,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文明的城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根本上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在公正的制度下享受公共产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镇不是追求城镇的扩大,而是符合自然生态循环的规律,建立一个区域生态循环系统和智慧城镇,带动传统乡村社会的回归进而向生态农村的发展。

  城镇是一个区域中“生产—交换—消费”的最集中地区,“分解—还原—再生”环节往往外化到农村的环境,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生态城镇。当前,城镇化的重点是将“生产—交换—消费—分解—还原—再生”环节重新贯通起来,对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进行有规划的联结,形成一种“低耗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才能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推广。

  建设符合区域特色的新城镇必须构建全新的产业结构,生态产业是当前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赋予传统产业结构中的生产、交换、消费(加工)部门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建立起新的“分解”部门、还原部门、再生部门,从而打造智慧的城镇循环经济体系。

  当前,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城镇的排污系统。下水道被誉为“城市的良心”,如果没有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一个地方的城镇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二是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和文化传统,注重展现城镇的特点,培育城镇的个性特质,在城镇规划、开发、建设中重视公众参与。三是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这就使农业的市场导向—— 食品加工业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加工业是生态产业的核心,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业商品化,它提高了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对发展地区经济、解决农业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在承接产业资本转移的城镇型工业开发区中,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改变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走清洁生产之路,发展循环经济,用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破解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规律。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等,明确提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

建设秀美乡村使新型城镇化有扎实的基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中国的乡村“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清新,土壤不再洁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乡土社会已经被工业文明瓦解,乡村自古以来拥有“相与情谊厚,向上之心强”的道德已荡然无存;GDP之上的政府考核机制,造成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欠账,乡村公共资源日益减少;文化传承的中断和社会发展的畸形,加速了中国乡村社会凋敝的进程。如果不从根本改变中国乡村的现状,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乡村是中国文明之根、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乡村社会的衰亡将截断中国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之路。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秀美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要让人民重新“呼吸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而是要全方位重新审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模式,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乡村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是秀美乡村建设的关键,乡村作为近平衡态生态环境经济系统,受现代市场经济影响较大,必须利用信息文明,使农业文明的优秀传统与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在资源、环境、人口、土地、粮食问题尤为突出的情况下,突破农业有限发展的瓶颈,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通过“种植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的链条实现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坚持以效益为中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森林食品生产,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全面转变乡村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多元社会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绿色农业。要发展集多种产业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产业的场所,要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大力推广集美丽乡村建设、农业旅游、农产消费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区—— 国家农业公园,以拓展第一、二产业市场,并为其他服务业发展带来机遇,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

  中国乡村自古以来以美著称,但由于肩负传承传统文化重责的士绅阶层在农民运动中被无情消灭使文化传承被中断,加之工业文明的侵袭,造成了中国的乡土社会的瓦解,进而造成乡村文化的凋敝。要使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绿色发展的轨道,必须重建乡土社会。要重新认识与定位乡村文明在当代的价值和功能,重构乡村文明的理论体系;保护日益萧条的村庄和关怀乡村文明的留守者,恢复和保护集传统智慧、文化和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发展自然社区组织拓展乡村公共服务的渠道,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模式。

  中国的乡村有着丰厚的生态文化传承,通过提升农业文明中的优秀生态文化,构建和谐的乡村文化体系,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除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渠道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农业的实践,让农民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对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好处和收益,绿色生活方式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升,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通过实施生态人居提升工程,提高村民生活品质,这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根据各地的文化历史传统,通过保护历史建筑、提升改造现有建筑、整治拆除破败建筑、规划新建特色建筑来规划乡村,美化村庄环境,加强农房、院落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把单一的清洁工作提升为整治、绿化、美化、靓化的综合性工作,保持自然山水生态格局,实现村庄整体风貌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打造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

  当前,乡村污水和垃圾的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治理乡村水环境,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科学治水,维护水体的良好水质,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行 “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改造模式,及时清运、及时处理生活垃圾,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使乡村生态环境和卫生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秸秆养畜,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

  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必须走出一条既回归乡村发展规律又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之路。首先,规划先行。传统村落的选址规划自古以“风水”为前提,实际上就是考虑当地的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资源、景观等方面的因素,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自然观和审美观也体现在规划当中。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要在制定统一的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多规合一。其次,生活优先。必须尽可能满足当地人是生活需要,国内火爆一时后门庭冷落的旅游式开发为现行的保护模式敲响了警钟,国外传统古城、村落保护较好的无一不是以当地人的生活优先为出发点。第三,建设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缺乏是传统村落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交通、水电、通信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第四,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确定当地生态环境承载力阈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同时营造接近自然的人工自然环境。第五,凸显村落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万村雷同的现象,要依据当地的自然、文化传统、产业特点,打造传统村落的个性。第六,重视村落管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更重要体现在管理上,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办事。第七,强调公众参与。规划和建设传统村落时,必须重视当地村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不能暗箱操作。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都提出了要“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建设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只有乡村的全面振兴,才能推动生态文明的城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