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白县终南文化研究院官网!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关于破解文化产业“投资难”的几点思考及对策_文化产业_
关于破解文化产业“投资难”的几点思考及对策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18-11-29 点击次数:44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指出,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对强增长、强基础的支撑作用。文化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已提升到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党中央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支持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到来了。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适应性常态,拥抱新常态是每个国民的自觉行动。

投资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投入,文化产业的成长还需要比其他传统产业更大力度和规模的投入保障。这是文化产业的成长特点决定的,没有源源不断的投资保障,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就没有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就很难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商洛地处大秦岭南麓,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大美生态资源丰富,集秦楚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商鞅封邑、仓颉造字、商山四皓、600里商於古道核心区、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等等,这些在省内外、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文化资源,是商洛独有的优势文化资源,是商洛文化企业的资源宝藏。但目前商洛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缺乏文化企业“独角兽”,文化企业的不强进而影响着全市文化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与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一定差距。文化企业不特不强的原因一方面是投入普遍不足,缺乏投资的支撑,企业起步艰难,加之缺少创新创意和经营管理中高端人才,产品单一,文创不足;一方面存在文化产业投资难,因地理位置、经济状态、创新团队及内外部环境影响,出现没有可投资、真正好的创意项目和优秀企业,导致商洛文化产业的投资普遍不足与企业投资难并存的尴尬局面。

一、商洛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商洛历史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丰富。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开发利用率低,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多数为传统文化企业。新兴文化企业、影视动漫、数字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组建了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成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企业,有关县区启动实施了商於古道,镇安金台山,漫川、棣花古镇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四国篮球赛、中国环秦岭自行车赛等文化旅游赛事,参加丝博会、文博会等会展,全方位助推文化产业发展,打造系列独具商洛特色的文化产业新亮点,助推文化商洛建设,扩大商洛文化影响力,文化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截止2016年底,全市文化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达到 630个,吸纳从业人员0.7578万人,经营收入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长速度比全市GDP增幅高了3.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分别低于全国、全省2.18个和2.24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结构看,多数企业处于文化产业的中低端,缺乏创新创意,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不足。骨干文化企业投资严重不足,导致骨干文化企业自身不强,难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二、文化产业“投资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商洛市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的国有文化企业,承担着带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担。因为新组建一无资金,二无资产,面临融资难——钱从哪来的困惑,更面临投资难——钱往哪投的“两难”局面。“两难”的叠加对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两难”中表面看似乎融资难是第一难,但在实践中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投资难。企业真正缺的是具有高成长潜力的项目,而不是钱。真正策划选择更好的文创项目,是不愁融不到资金的,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没有好项目就引不来投入,没有投入必定没有产出,企业肯定就没有效益。投资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法宝,怎样投资就是考验企业家的慧眼和胆量,一旦投资选择失误,轻者赚不到钱,重者连本钱也打了水漂,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由此可见投资项目的重要性和难度。

企业“投资难”主要表现如下:

1、选择项目难

企业发展离不开持续投资,投资又离不开优质项目。文化产业项目是有别于其它有形产品的项目,不论是项目前期策划、项目成长、先期投资量及投资时效等都有显明特点。而项目衡量考核标准也与传统项目不同,它具有高创意性,人的作用占比大,用传统办法很难判断项目优劣,而且一般的“专家”是评审不了的,项目优劣大量是以“无形”的方式显现,让人看不见、摸不着、量不准,只有少数更高层次的文创专家能评判,出现能看懂的难找见,易找见的看不懂的现象。这给文创产品的选择更蒙上了神秘面纱,增加了文化企业选择项目的难度。投资怕亏,不投资怕失机遇,项目选择难成为制约文化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2、投资方式难

在投资多元的当今,投资一改过去单一现金的方式,除了现金投入之外,技术、资产、持股、收购兼并、控股及知识产权等多种投资方式。具体到每个项目上,并不是所有方式都能用,要知己知彼选择一个投资产出比最高的方式,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但这种选择不是简单地不甲就乙,文化项目的特点决定了投资方式的最佳性,好的项目配以合适的投资方式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3、创新创意难

创我者生,仿我者亡。文化企业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精神需求是比物质更好的需求。物质需求有度而精神需求无度,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的标准更高,是人类需求的高端,必须以新、奇取胜。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必须将创新创意贯穿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的全过程。而创新创意又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需要有资深的专业人员来承担,而这样的文创高端人员凤毛麟角,加之文化产品的寿命一般都较短,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自我否定,在否定中前行,在否定中升级,在否定中创新,在否定中发展。

4、经营管理难

办企业易,管企业难。企业三分建,七分管。这是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像传统产品那样可计件计时,最终成果可用市场来检验,人民群众叫好不叫好来评判。但生产过程复杂可变,带有大量的个人创意性高智力劳动,用常规管理方法去管理,只能是管住“人身”却管不住“心”,扼杀员工创新创意积极性。放手不管又怕一盘散沙,对这部分特殊人群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才能激发员工创新潜能是企业面临的难题。

三、对策及建议

1、解决选择项目难的建议

  一是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等级评定制度。建议由宣传文化管理部门牵头,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有关企业、行业主管部门、风险评估机构、消费者代表参与的文化产业项目等级评定,制订统一的价值标准,规范市场导向、奖罚办法。按照市场前景、投资风险、投入产出效益客观全面地评出不同文化产业项目的等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人力、资金、经验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创项目,解决企业项目选择的困惑。

  二是开展文化企业决策层项目管理专题培训。建议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举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项目专题培训,每个企业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培训,并将每年培训作为申报财政资金支持的先决条件,倒逼文化企业老总们学习项目知识,不断提高老总们选择项目、管理项目的水平,避免盲目上项目给企业造成损失。

  三是实行项目论证公示制度。建议由实施企业牵头,召集有资质和一定项目经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有关主管部门组成项目论证会,并在一定范围公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然后决定项目是否可行可上。通过多途径、多方式严格选项目,确保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可行性,帮助企业靠项目发展,靠好项目盈利。

2、解决投资方式难的建议

   一是单独投资项目。对体量适中、涉及行业较少、培育周期较短的项目,采取独立投资经营,独立管理的办法独营。

   二是对已有的项目实施并购。明确并购定位,并购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产业链条,缺啥补啥、哪弱补哪,让并购方的生产要素尽可能完美地嵌入到自己的产业链中,并购方是自己发展所必须的,并购后可开发一个新战场,为将来布局一个新的更大的产业链做准备,能更加突显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优势地位;并购是为了盈利,把一个企业以较低的价格买进来,经过一段时间包装又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去,实现增值。

   三是对新成长企业缺资金、缺人才和经验,可借势发展。对成熟企业投资参股,要主动出击参股,在参股中学技术、学管理,分享市场资源,利于公司成长和盈利。

   四是实行长中短投资结合,从短期投资起步,从小投资起步,以轻资产投资起步,稳步推进、逐步做大做强。

   五是深度研究市场。看这个行业是否是“蓝海”行业,它的“天花板”在哪里,找到适合的水域,投资这片水域里哪家企业在领跑,对投资企业的内控能力要掌握,看公司内部有无裂隙,有无股权纠纷,内部是否有矛盾,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知内情一投资就陷入泥潭。

3、解决创新创意难的建议

   一是营造利于创新创意的制度环境。公司树立强烈的创新创意意识,一切为了创意,为了创意的一切,让制度为创意创新开路,用制度支持创新创意,用制度保障创新创意,用制度激励创新创意,发挥制度管长远的作用。

   二是紧盯互联网选人才。创新创意靠人才实施,创新创意又靠互联网这一载体。有位资 深文创专家指出,投资文化产业,一般都要看一看项目是受互联网冲击还是受益互联网的成长壮大。如果你选的项目正在被互联网干掉、瓦解,你就要放弃,若受益于互联网的成长,在新媒体等做起来顺势。要按照全新的标准选对人,引进人,培养人。在全国人才大战的今天,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宽广的胸怀,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事业和真情留人才,依靠人才创新创意,依靠创新创意争得市场,依靠创新创意生产出更多“叫好”又“叫卖”的文化产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4、解决经营管理难的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注重顶层设计改革,建立监管、决策和经营管理三个职能分离制度,建立“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衡和相互协调的体制。在这种大框架下制订具有文化企业特色,结合文化人业务特点的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利于创新的系列制度。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员工发自内心的精神支柱,在由资本竞争到人才竞争的当今,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就是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利于人尽其才,利于人才干事创业的文化环境。让每位员工有家的归宿,主人翁的自豪,实现以文驭企,形成干事创业团队。使管理有文化性,产品有文化性,处处渗透文化,彰显企业文化魅力,以企业文化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最终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破解文化产业“投资难”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内外联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个击破、整体推进,让投资更精准,让投资更高效,充分发挥投资对文化产业的保障作用。

                                     来源:陕西文化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