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时光的洗涤愈发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早在明朝初期,勤劳的人们就创造出用棉花作画的方式,时至今日衍变成为棉絮画。
李海红是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棉絮画项目传承人,他向记者回忆道,“我从小就看着父亲创作棉絮画,自己小时候对棉絮画也非常感兴趣,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再经过父亲不断的指点,到现在我能够创作出拥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沉心静气 一丝不苟做艺术
在众多创作素材中,李海红最钟情于马,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徐悲鸿先生的马为选题,一匹匹奔跑着的骏马经过他的双手赫然“站立”在纸上,使毛绒绒的马儿更加生动,整体看起来也更加立体。每一缕马鬃的染色,每一匹奔马的神态和每一条马尾随风飞扬的感觉都被李海红刻画的灵动逼真。“你要让它看起来很逼真,对细节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每匹马在奔跑时候的神态、鬃毛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说要做得像主要看眼神,但对于动态的动物来说,如何自然、形象的将风吹动它们的毛所展现出的情形表现出来这很重要。”李海红讲道。
记者在李海红的工作室看到画架上张张泛黄的骏马图,纸边已有了磨损的痕迹,李海红说:“我经常看这些图,不停的在脑海里想怎样创作才能让它传递出一种生命的状态,我想给予这些作品更多的灵气,如果有一天我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生气那么它就是成功的。”李海红一丝不苟做艺术的精神是对“传承”二字最好的诠释,只有不断深入画面才能创作出更加灵动的作品。
免费收徒 让传统文化“走出去”
棉絮画发展到现在已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李海红和他的师兄师姐们将油画、水粉画、双面纱影、立体古典末骨画等画种和棉花结合形成了新的风格。他们为了让传统文化走进现代家庭,创新出棉絮画肖像制作、棉絮画私人订制等多种形式的作品,面向儿童推出了儿童棉絮画教程,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传统文化,在创作中开动大脑,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李海红告诉记者,“现代年轻人比较浮躁,很难沉静下来做好一件事,但文化仍然要传承,不能在我这一代断了。我想要棉絮画‘走出去’,所以我们工作室免费收徒,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欢迎有更多的年轻人给我们注入‘新鲜血液’,让这种非物质文化艺术不断延续下去。”